看雪教案二年级_《看雪》教案

2023-03-22 04:54:04 来源: 互联网

1、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雪》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2、  一、教学目标


(资料图)

3、  (一)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4、  (二)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5、  (三)沉潜涵泳,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6、  二、课时安排1课时

7、  三、教学过程

8、  (一)活动导引

9、  1笨吻霸は啊R求如下:

10、  (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1、  (2)读顺文,并圈出文辞优美、内涵丰富的句子。

12、  (3)读懂义,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3、  2钡既胄驴

1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15、  3蔽难СJ

16、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7、  (二)活动过程

18、  1闭音听读

19、  (1)下列加点的字该怎么读?(板书或以多媒体显示,学生认读后配上拼音)

20、  余拏一小船ná拥毳衣炉火cuì

21、  雾凇沆砀sōng 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

22、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g余强饮三大白而别qiǎng

23、  (2)听老师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领悟意境。

24、  范读旨在以教师的美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吟诵涵泳,培养文言语感,体味文言文的韵味。

25、  2崩识痢⒅室

26、  (1)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

27、  (2)质疑活动

28、  策略: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决的,举手质疑。

29、  3碧致劢涣

30、  (1)落实下列加点的字词,注意古今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31、  ①是日,更定矣代词,此,这

32、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都,一概

33、  ③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

34、  (2)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体察句子的语气

35、  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6、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37、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8、  (他们)看到我十分高兴,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39、  ③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0、  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41、  4彼卸辽枰

42、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43、  (2)设疑激趣:文章结尾“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44、  (3)诵读策略:指导同学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养成吟诵、咀嚼、揣摩、品味的习惯。诵读中思考上述两个问题,从原文中找到回答的依据。

45、  5碧致刍疃

46、  (1)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47、  明确:“相公”在“大雪三日,

48、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49、  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50、  (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51、  明确: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崇祯五年十二月)。

52、  (3)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

53、  明确: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54、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净美精约,简洁通透,写出了雪中西湖的空阔感。

55、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细微点睛,生气毕显。将静阔衬得更加静阔,而又为清冷增添了丝许活力,由远而近,轻重有致,或泼墨或点染地写意出来,“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雪在其中似有还无,似无还有,白色苍渺之景,却借影而得神,寥寥数笔,有酣畅淋漓之味,也引出秀影浮动的灵气。

56、  活动策略

57、  ①通过想象描述作者所描绘的景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58、  ②请善于画中国画的同学,根据文字所提供的信息,画一幅西湖雪景,感受雪中西湖的冰清玉洁,并了解什么是白描手法。

59、  ③诵读“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在和谐的音乐美中感受文辞之简约,意趣之清逸,意境之灵动。

60、  6北冉咸骄

61、  (1)本文借西湖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与柳宗元在《江雪》中所表达的情怀是否相同?

62、  明确:本文冰清玉洁、凝静清绝的西湖雪景是作者志趣的外化。作者痴情于自然,痴情于山水,陶然自乐于真性情中。文章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与《江雪》清奇意境、孤高情怀不同。

63、  活动策略:借助比较阅读的手法,比较画面的雪景和各自写到的人的活动,把握画面的基调和人物的情怀。注意对湖中人身份的交代。

64、  (2)课文描写了作者痴心于西湖雪景的情形,谈谈你喜爱自然美景的类似体验。

65、  活动策略: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体验,从而理解古人的雅趣和情怀。

66、  (三)总结活动

67、  1彼卸撂逦

68、  诵读体悟本文意趣之清逸、意境之灵动、文辞之简约的特点。

69、  2笨瓮馇ㄒ

70、  (1)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71、  (2)扩写练习,即对原文加以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

72、  (3)专题研究:湖光山色与中国文人。

73、  板书设计

74、  湖心亭看雪

75、  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76、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凝静清绝

77、  冰清玉洁

78、  秀影浮动

79、  一、教学目标设置

80、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81、  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8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8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84、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85、  教学建议:

86、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87、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88、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89、  解读: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诵读、积累、。在诵读中积累字词,在积累中体会文意,在体会中感受生活、生命,也感受自己的成长。这里,需要解读的是第二条与第三条。

90、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其中“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节奏,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等;“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再是读出速度——不唱读、不拖音;“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最终都落实到语气的变化,即读准语气。

91、  “理清思路”可以分解为:导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等等。

92、  “理解主要内容”可以分解为: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关键语句)、重点句子等等。

93、  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

94、  识字与写字。

95、  读中感悟、体会。

96、  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97、  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98、  解读: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指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需要解读的是:

99、  “识字写字”有三个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书写知识指导写字。

100、  “朗读感悟”。本文内容和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孩子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可采用探究究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01、  依据三:《看雪》的核心内容

102、  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前面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103、  学生基础

104、  依据四:学情分析

105、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

106、  (二)教学目标陈述

107、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教材编写专家制订出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下,站在文本的核心内容之上,依据学生情况,制订出《行道树》一课的教学目标。陈述如下:

108、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109、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110、  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111、  其中,2为教学重难点,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大多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自主识字。“指、接、讲、铺”等字,可以通过动作演示帮助理解。

112、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书写知识指导写字。注意提示:“指”字右上是“”,不要写成“”;“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故”字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候”字,不要漏写中间的“竖”;“奇”要写得上小下大。

113、  本文内容和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孩子们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可采用探究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第二个目标为教学的基本点,是巩固与夯实语言积累的必然实践。

114、  (三)教学条件及课时安排

115、  两课时。

116、  条件允许的话,借助多媒体可加大课堂容量,节省部分时间。

117、  二、教学过程预设

118、  〖谈话导入〗

119、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120、  生:冬季。

121、  师:在冬天你们最盼望干什么事?

122、  生:……

123、  生:下雪。

124、  在冬天看到下雪是一件很美的事,前几天我们这里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有的同学还把当时的情景写在日记上。我们这里冬天经常能体验到下雪的快乐。而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想看雪,可怎么办呢?

125、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雪》,板书课题,齐读。

126、  〖初读课文〗

127、  师:请同学们自己高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做一下标记。

128、  学生按老师要求自读课文。

129、  〖检查自读情况〗

130、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131、  质疑: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132、  (其他学生能解答的先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放在理解课文的环节中再解答。)

133、  〖以读促讲,理解全文〗

134、  一、理解2自然段

135、  指读2自然段。

136、  出示课件(地图):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明白台湾很难看到雪的原因。

137、  出示课件(课文插图1):

138、  让学生看图观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139、  (鼓励学生大胆说。)

140、  出示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

141、  练习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台湾孩子对雪的向往和喜爱。

142、  (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43、  二、理解3~11自然段

144、  ⑴以小组为单位读3~11自然段,看看孩子们向老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画下来,讨论一下。

145、  ⑵出示课件(学生问老师的四句话):

146、  范读、指读。读好这四句话的语气。

147、  ⑶出示课件(第四句话):

148、  多种形式读,指导读好其中的自然停顿地方。

149、  ⑴过渡:北京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

150、  ⑵出示课件(北京下雪的情景):让学生欣赏雪境,感受下雪的乐趣。

151、  ⑶你们看了这段雪境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

152、  ⑷出示课件(第九自然段):

153、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

154、  齐读第九自然段。

155、  三、出示课件(课文插图2)

156、  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157、  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景,台湾孩子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谈。

158、  出示课件: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159、  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学生自由谈。

160、  出示课件:欣赏台湾的一些风景片。

161、  你愿意到台湾宝岛去看一看吗?

162、  学生自由谈。

163、  引导学生对比(第2自然段与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与第11自然段)朗读,边读边想,讨论交流:

164、  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165、  (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166、  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盼着什么?

167、  (台湾孩子们盼着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着和孩子们一起玩,盼望祖国统一)。

168、  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169、  (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发表观点)

170、  (意图;尽量启发学生自己观察得到答案,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71、  四、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172、  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分为“叙述者”、“孩子们”和“老师”三种角色表演朗读,在过春节的欢快乐曲声中,在电脑课件展示课文插图的形象氛围里,让几组学生扮演角色、表演朗读、展开竞赛、巩固成果。

173、  (意图:创设情景、展开竞争、巩固成果。)

174、  五、教学效果

175、  完成课后“我会连”。

176、  (意图:巩固知识)

177、  六、目标达成

178、  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

179、  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名胜古迹,台湾回归问题等。

180、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的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181、  (意图: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82、  目标检测:

183、  比一比,再组词

184、  讲()惊()打()故()

185、  井()京()灯()古()

186、  补充词语

187、  ()的雪景()的棉花()的枝叶

188、  ()的果实()的人群()的太阳

189、  【教学目标】

190、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191、  2.品味写景美句,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192、  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作者之痴。

193、  【教学重点】

194、  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195、  【教学难点】

196、  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197、  【课时安排】一课时

198、  【教学流程】

199、  一、导入新课

200、  让学生回忆积累的有关西湖的诗句。教师预设整理:

201、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20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0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204、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205、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等诗句。

206、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07、  二、读音障碍读中清(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

208、  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学生起来评价,指出问题再朗读;

209、  2.生根据多媒体课文停顿划分,听课文示范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

210、  3.学生根据录音齐读课文。

211、  三、文章大意读中通

212、  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找出理解不了的地方小组讨论,组内理解不了的地方,提出问题,全班解决。

213、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214、  1.为什么第一段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了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和一个舟子呢?到底是几个人去的?

215、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三个“与”用的太重复了,有点拖沓,改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好不好?

216、  明确:不好,修改后的句子把四种景物断开了,而原句三个“与”把四种景物相连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天地苍茫的浩大气势。

217、  3.“与余舟一芥”的“芥”怎么翻译?

218、  师明确:(1)它的原意是“小草”,在这里用作了量词,说余舟“一芥”也就是“一艘”。

219、  (2)补充这段文字中的其它量词,如“长堤一痕”长堤一般也不用“痕”,用“条”,“湖心亭一点”亭子也不用“点”,一般都是用“座”,“舟中人两三粒”人应该是两三“个”,这些量词都是把事物给缩小了。从而与上面浑然一体的浩大气势形成对比,突出这些事物在天地面前都变成了沧海一粟,可有可无,天人合一了,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己只有天地,而其它一切都是渺小的。

220、  (分析完2.3小题,第1小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然和自己,所以他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221、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的意思是“尽力”还是“勉强”?

222、  师带领学生从文中找判断依据:

223、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而别”一词——“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了三大杯就匆匆而别说明张岱跟他们没大有话说。

224、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他问的是姓,回答的是哪里人,答非所问。

225、  (3)“拉余同饮。”他不是主动去喝,而是被迫入局的。

226、  (4)“我”一开始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而这两个人是来饮酒作乐,带着童子带着酒来的,他们来的初衷不一样,所以不是一路人。

227、  综合以上四点依据推断“强”的意思应是“勉强”。

228、  (此教学环节穿插本课重点“白描”写法的讲解,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湖心亭看雪之白描》)

229、  四、文人痴心读中悟

230、  本文最能概括作者的一个词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231、  明确:“痴”。

232、  (1)行为“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33、  (2)情感“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234、  讲情感之“痴”补充相关资料:

235、  1.张岱,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自己却一生未做官,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均成书于清朝,然而张岱依然在自己的书中沿用明朝年号(如:崇祯),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236、  2.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张岱《自为墓志铭》

237、  3.“痴人”们孤独的身影:

238、  柳宗元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39、  杜甫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40、  陈子昂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41、  王维一个人弹琴长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2、  李白一个人对月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43、  4.《王子猷雪夜访戴》

244、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45、  5.蒋勋《孤独六讲》“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往往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孤独往往是自豪的。

246、  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与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所以不管禅宗或西方教派,都有闭关的仪式……”

247、  (此教学环节通过对作者“痴”的分析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248、  五、课堂小结

249、  我想在大雪三日后的寒夜,张岱选择独往湖心亭看雪,他是孤独的,但是他要的就是这份孤独,他一点也不寂寞,因为他在跟自己沟通,在跟天地万物沟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庄子的话“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这种痴正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250、  《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251、  本堂课主抓关键词“痴”,以朗读贯穿课堂,同时引用史料,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252、  导入部分以一副“雪景图”为例,引发学生对雪的感悟,说到对古诗的记忆,大家都很自然的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它以其清远的意境、孤高的情怀让世人赞叹,从而引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关于雪的文章——《湖心亭看雪》。

253、  带着“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这个问题听完视频朗读,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关键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紧接着又用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呢”抓住了本课的核心词语——“痴”。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痴”是痴呆、傻子的意思,张岱肯定是不会作此解释的,从而就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

254、  接着一读文,找“痴”行,初悟痴心。很多学生都找到了“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句,我顺势一问,下雪天去外面看雪,这样的举动是痴的吗?是傻的吗?学生都笑了,此时,他们领悟过来,是在“大雪三日”的情况之下,“湖中人鸟声俱绝”,夜晚还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加上如此条件,才是“痴行”,同时这个“独”字又体现出了作者的“孤独、孤傲”。

255、  二读文,品“痴”景,再悟痴心。主要抓住本文的写景句,其一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三个“与”字,能否去掉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尽管很多学生没有见过茫茫雪景,不过,他们发挥想象,能够领悟到万物融为一体的苍茫意境。其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也用了一个对比体味对于量词的运用,分别改为“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在笑声中,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借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的艺术效果。

256、  三读文,议“奇遇”,三悟痴心。主要是抓住“金陵人”这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词语来理解作者。当然这个“金陵人”的发现也是破费工夫的。请学生把目光锁定到酒后话别这句话,问他们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大家都沉默不语,这时,我换一种方式——如果我问你叫什么名字,你答你是顺德人,行吗?学生恍然大悟,找到了作者答非所问的地方,也把视线聚集到了“金陵人”,再让学生说说金陵的历史地位,以及见解张岱的身世,也就能理解张岱的故国之思了。再联系《红楼梦》中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至此,学生较容易理解作者所说的“痴”了。

257、  本堂课在上课前花了长时间备课,上完课,自己觉得比较舒畅,学生也跟着老师的节奏,用一课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像类似比较短小的文章,大可不必字字解释,句句翻译,抓住文章的核心,一一拓展,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258、  当然,没有任何一堂语文课是完满的,首先,本文巧妙的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先让学生感知再让学生去总结,这样的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定义给学生讲的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259、  知识目标:

260、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6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62、  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63、  背诵课文。

264、  能力目标:

265、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66、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67、  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268、  情感目标:

269、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270、  教学重点:

271、  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72、  熟读背诵课文。

273、  教学难点:

274、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275、  教学过程:

276、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一起回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些都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

277、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78、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279、  多媒体显示:

280、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281、  教学目标:

282、  知识与能力目标:

283、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84、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85、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86、  4.背诵课文。

287、  过程与方法目标:

288、  1.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89、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290、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291、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29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293、  课型:赏读课

294、  教学方法:

295、  读读,说说,议议。

296、  教学时间:

297、  一课时

298、  教学过程:

299、  一、导入新课

300、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

301、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

302、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303、  作者简介: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304、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305、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306、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307、  注音:崇祯(chóng zhēn)更(gēng)定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毡(zhān)更(gèng)有此人喃喃(nán)

308、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309、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310、  (2)教师提示下列词语,学生试译,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

311、  是日更定:是,这。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算起。定,开始.

312、  余挐一小舟:撑,划。

313、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314、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冰花一片弥漫。

315、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316、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317、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318、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319、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320、  及下船:等到。

321、  (3)试译下列文句,突破难点

322、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B、拥毳衣炉火

323、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24、  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325、  E、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F、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26、  (4)学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327、  (5)请同学试译课文,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举手提问或同学讨论;如无太多疑问,则请同学试译段落(可直译,可意译),其他同学评价。

328、  四、整体感知文意

329、  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330、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331、  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332、  (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

333、  痴行:大雪独行

334、  痴景(奇景)(白描):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335、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醉情自然

336、  “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337、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338、  五、合作探究:

339、  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340、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341、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342、  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43、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44、  白描的例子: (抽象、概括)

345、  A、《秋思》马致远

34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47、  B、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348、  渲染的例子:(形象,具体)

349、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350、  六、比较阅读:

351、  江雪柳宗元

35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53、  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354、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355、  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356、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357、  七、结束课文:

358、  《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

359、  八、布置作业:

360、  背诵和默写课文。

361、  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

362、  收集有关“西湖”“冬雪”的诗歌。(附有关诗词)

363、  板书:湖心亭看雪

364、  痴行:大雪独行

365、  上下一白

366、  痴景(奇景):一痕、一点、

367、  一芥、两三粒

368、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369、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370、  白描:抽象、概括

371、  渲染:形象,具体

372、  有感于西湖的诗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373、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74、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75、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7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77、   【宋】林升《题临安邸》

37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379、  有关咏雪的诗

380、  1.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熃,谢道蕴《咏雪联句》牐弧

381、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382、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3、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4、  5.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5、  6.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386、  7.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387、  8.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88、  9.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89、  【课题】湖心亭看雪

390、  【课型】新授课

391、  【教材分析】

392、  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散文,是文人学士所钟爱的一种体裁,他们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的交流对话。《湖心亭看雪》就是明代散文家张岱所作的散文,它以简洁凝练的笔墨描写了雪后西湖的独特风光,在苍茫广袤的冰雪世界中,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

393、  【教学目标】

394、  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395、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觉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396、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397、  【教学重、难点】

398、  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手法

399、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400、  【教学方法】

401、  诵读法、猜读法。

402、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403、  【课前准备】

404、  1. 学生准备: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405、  2. 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

406、  【课时安排】一课时

407、  【教学过程】

408、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409、  (一)导语: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410、  (二)作者简介

411、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412、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413、  (三)解题

414、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415、  (四)检查预习

416、  更定 gēng 拏 ná 毳衣 cuì 雾凇沆砀 hàngdàng 一芥 jiè

417、  铺毡 zhān 更有此人 gèng 喃喃 nán

418、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19、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

420、  (1)一字多义:

421、  ①余拿一小舟:撑,划; 上下一白:全白。

422、  ②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423、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424、  (2)词类活用:

425、  客此: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426、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整体翻译课文。

427、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428、  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呢?(“痴”)

429、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430、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431、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432、  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听觉)“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433、  (3)“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434、  追问: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他为什么不拉舟子一块看呢?这样也好有个伴,不会独自一人。(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435、  寻找“痴似相公者”。

436、  (1)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有,湖心亭上比他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437、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438、  ①老师发现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439、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440、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441、  ①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442、  ②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443、  品美景

444、  (1)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值得)

445、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46、  (3)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447、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448、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449、  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450、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451、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

452、  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453、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454、  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455、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

456、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457、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58、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459、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460、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461、  五、拓展延伸

462、  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463、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464、  六、课堂总结:

465、   学生谈收获

466、   教师结束语:

467、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白描手法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468、  七、布置作业

469、  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470、  八、板书设计

471、  作者 超凡脱俗 清高孤傲(清高自赏)

472、  淡淡愁绪 思恋故国

473、  白描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474、  【课后反思】

475、  [学习目标]

476、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477、  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478、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479、  情意目标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80、  [导读提示]

481、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482、   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

483、   寒冬腊月,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钟情山水的独特个性却遇上了知音人,他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读此段,找出表现独寂的夜游者相逢的心境的词。

484、   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还有什么深意吗?

485、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486、   从小品文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487、  [重点难点导学]

488、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著名文学家。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夜航船》、《快园道古》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炽。

489、   诵读指导

490、  首先要读得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是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一是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三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491、   字词积累。

492、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493、  拿:撑,划。

494、  拥:围裹。

495、  毳(cuì)衣:细毛皮衣。

496、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97、  一白:全白。

498、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499、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500、  焉得:哪能。

501、  更(gèng):还

502、  大白:酒杯名

503、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504、  及:等到。

505、  舟子:船夫。

506、  者:```````的人。

507、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508、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509、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510、  [助学资料]

511、  译文:

512、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夜深人静,我雇了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浓云、远山、湖水,上下一片白茫茫。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513、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5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15、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①,与杏桃相次②开发,尤为奇观。

516、  注解:①勒:抑制。

517、  ②相次:一个接一个。

518、  (1)解释下列词语。

519、  ①朝烟

520、  ②夕岚:

521、  ③开发:

522、  (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不同意思。

523、  西湖最盛

524、  ①

525、  今岁春雪甚盛

526、  梅花为寒所勒

527、  ②

528、  尤为奇观

529、  明确:(1)①早上的云雾

530、  ②傍晚的山气

531、  ③指花的盛开

532、  (2)

533、  兴旺,指景色最美之时被,介词

534、  ①②

535、  大,指雪很大是,动词

536、  [知识网络]

537、  线索重点灵魂

538、  景中含情

539、  湖叙事写景抒情

540、  情景交融

541、  心移一痕

542、  天空步一点局部孤独落寞

543、  亭时崇祯五年十二月全景云层换一芥有超凡脱俗的

544、  大雪三日更定湖水景两三粒闲情雅致

545、  看地湖心亭

546、  雪事看雪由大到小,突出“小字”

547、  白描手法,如临其景

548、  [达标训练]

549、  一、课堂讨论:

550、  对“西湖”诗文的认识有哪些?

551、  二、自测题。

552、  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553、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

554、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拿一小舟

555、  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

556、  A、顾之,客请与予对局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57、  C、以河为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D、有两人铺毡对坐

558、  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是“一痕”、“一点”、“一芥”?

559、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试将与本文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

560、  江雪

561、  柳宗元

56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63、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64、  附达标训练答案:

565、  二、CC

566、  因为湖上雾浓,所以长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点”、“一芥”,形容船小。

567、  描写手法 表达感情

568、  《湖心亭看雪》 白描 清高自赏,淡淡愁绪

569、  《江雪》 烘托 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570、  附[导读提示]答案:

571、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572、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573、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574、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575、   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576、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577、  “见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惊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

578、  作者落拓不羁,放浪于山水之间的高雅情调得到了应和。

579、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580、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581、  本文是张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

582、  【教学目标】

583、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背诵全文。

584、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并了解白描手法。

585、  赏析作者独特的情感,了解其熔叙事、写景、抒情与一炉的特色。

586、  感受作者遗失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态度。

587、  【教学重点】

588、  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589、  【教学难点】

590、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我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591、  【课题安排】

592、  一课时

593、  【教学要点】

594、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法;分析作品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595、  一、导语:

596、  说到西湖,大家一定会信手拈来很多诗文,今天我要考考大家(抢答):春天的西湖?夏天的?晴天雨天的?(分别为《钱塘湖春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再欣赏冬天的西湖。

597、  二、朗读,整体感知

598、  自由诵读,找出难读的字,疏通文意。

599、  崇祯(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雾凇(sōng)

600、  沆(hàng) 砀(dàng) 铺毡(zhān)

601、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

602、  师配乐朗读。

603、  生模仿,自选对手,PK朗读。

604、  生点评后在齐读。

605、  三、景物欣赏

606、  既然是“湖心亭看雪”,作者看到怎样的雪景?

607、  (找出文中语言并赏析)

608、  --> “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09、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营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绪。

610、  (多媒体显示两幅图)哪一幅更像张岱看到的西湖雪景?(一个素雅,一个浓墨重彩)

611、  (从直观视觉上感觉白描)

612、  引出白描(多媒体显示《天净沙.秋思》的插图即白描释义)。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

613、  女生齐读第一段

614、  四、研读赏析,品味情感

615、  时间:看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更定时分。

616、  冬天的凌晨冷到什么程度? “湖中人鸟声俱绝”

617、  作者为何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说明他怎样的志趣?

618、  -->追求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超凡脱俗的雅趣。

619、  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吗? 不是,还有舟子。

620、  为何用“独”呢?反映他怎样个性特点?

621、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及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622、  心情:一个人凌晨去看雪,心情会怎样?

623、  -->忧郁、惆怅,淡淡的哀愁(插入作者简介)

624、  张岱号陶庵,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在梦中,如在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靠“梦亿”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625、  本文写于明亡之时,却为何用明号纪年?

626、  -->深深的故国情丝,淡淡的哀愁。

627、  本文不仅写了作者一个人夜晚去赏雪,第二段还记叙了什么?

628、  -->偶遇金陵人。

629、  作者为什么不把两个人名字写出来,而只是写“金陵人,客此”?

630、  A、作者也是客居此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31、  B、金陵,南京,明朝开国定都南京,暗示他对故国的思念。

632、  男生齐读第二段,读出惊喜和淡淡的哀愁。

633、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634、  你认为柳宗元和张岱能成为精神上的朋友嘛?

635、  六、小结:

636、  多媒体显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应该理解作者的那份痴心了吧!

637、  七、作业:

638、  用白描手法写一处景物或描写一个身边的同学。

639、  教学目标 :

640、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641、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642、   体味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643、  教学重点

644、   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

645、   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

646、  教学内容:

647、   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648、   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

649、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650、  教学设计:

651、  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

652、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653、  二、介绍湖心亭,展示图片。

654、  三、走进作者,介绍背景,强调作者的故国之思,沧桑之感。

655、  串词:下面,我们就去湖心亭,看看张岱在雪中的湖心亭深埋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656、  四、感知文意:

657、   听配乐朗读。

658、   听了范读,也通过早自习的预习,请一个同学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评析)

659、   齐读,要求流畅自然,充满感情,尽量感受作者的孤寂落寞。

660、  五、品读文本:

661、  (一)一读:走进作者心中的湖心亭。(理解课文大意)

662、  张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去的湖心亭?

663、  他是怎样去的?

664、  沿途所见何物?

665、  在亭上有什么奇遇?

666、  舟子是怎样评价张岱今晚的举动的?

667、  (二)二读:

668、  其实,作者在文中犯下了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能找出来吗?

669、  是张岱大意了,写错了人数?是否要让张岱改改呢?

670、  独:表现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在他眼里,舟子等人根本不存在。

671、  (三)三读:

672、  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张岱形象的一个字。

673、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作者的呆气体现在哪些地方?

674、  (1)痴行:找出来,如何理解他的行为?(天寒地冻,夜深人静时跑到湖上看雪实是怪异)

675、  表现他不愿看见人,不愿人看见 的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孤独避世的忧愤。

676、  (2)痴景:A,天寒地冻,夜深人静,他看到的湖心亭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677、  B,这是一种美吗?怎样理解这种美?(结合图片,讲解白描)

678、  天地苍茫,人物渺小,这种对比,创设出一种悠远脱俗的意境,透出一种白昼看不到的梦幻般的朦胧美。也反映出他不同流俗的审美趣味。(与众不同之处,痴之所在)

679、  C,作者钟情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心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680、  这样的湖山夜雪图的苍茫悠远,暗合了作者的清高避世的心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寂无依、伤感茫然的思想感情,这时,天地人情已完全融为一体了。情景交融,景成了情的载体,成了情感寄托的对象了。

681、  (3)痴心:作者不愿见人,不愿人见,却为何在亭上有如此表现?

682、  A,为什么大喜?(遇到和他一样有雅兴、脱俗、孤傲清高之人,当引以为知己)

683、  B,为何“同饮”“强饮”?(自己本不会饮,又不可不饮,酒逢知己千杯少,酬谢知己。)

684、  C,为何临别时才问姓氏,也不留下电话号码,联系方式?(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见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这反映出作者不同流俗,只以得莫逆为快的作风和性格。正可谓痴心一片啦。)

685、  (四)小结:痴:作者痴迷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686、  六、拓展: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能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应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687、  同学们,我们也试着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中,让我们在景物描写中感受你当时的思想感情。

688、  七、在乐声中再听录音,结束全文。

689、  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前一段时间我们赏过了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又赏过了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赏过了三峡的水,又赏过了钱塘江的潮。

690、  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赏赏湖心亭的雪。(板书:《湖心亭看雪》)

691、  教学过程

692、  一.作者介绍

693、  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694、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695、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696、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697、  二.整体把握课文

698、  (一)朗读课文.

699、  (二)检测预习:

700、  注音:

701、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702、  一芥(jiè) 喃喃(nán)

703、  释义:

704、  是日更定: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定,完了,结束。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

705、  余拿一小舟:撑,划。

706、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707、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

708、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709、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710、  强饮三大白:强饮,痛饮。白,酒杯。 为何“强饮”?——“酒逢知己千杯少”。说明他把那两个人当朋友了。

711、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判断动词。(是字的两种用法,一种作代词,一种作动词。这里是用了哪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712、  莫说相公痴:痴迷。

713、  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没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714、  (三)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715、  (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716、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717、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718、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719、  明确:(展示板书)

720、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721、  地点——西湖湖心亭

722、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723、  事件——看雪。

724、  三.品读赏析

725、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凌晨,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726、  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727、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728、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729、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730、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

731、  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32、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733、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734、  3.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

735、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齐读。请同学起来翻译一下。

736、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737、  ①诵读。

738、  ②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739、  A.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740、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741、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742、  B.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743、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744、  D.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745、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习题一·2)

746、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747、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748、  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749、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就是——“淡妆”。

750、  四.迁移训练

751、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如:

752、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753、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754、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755、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756、  ⑤两岸连山 (√)

757、  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758、  ⑦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

759、  ⑧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

760、  ⑨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761、  练笔:写两段描写文字,一段“淡妆”,一段“浓抹”。师点评。(提示:可以写人物肖像,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学校的花坛,可以写街上的小景;可以写花草,可以写树木;可以写春天的景色,也可以写冬天的景色。)

762、  同学们理解了白描的手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课文这段景物描写,别看它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实际上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763、  一起来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到湖心亭看雪。看到了什么景?——雪景。你从这些写景叙事的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故国之思(思念)、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偶遇知音之乐(愉悦)、孤独落寞的伤感(伤感)之情。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764、  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765、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汇总

766、  文学常识

767、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768、  ·读音

769、  更(gēng)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770、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拏(ráo)一小舟 强( )

771、  ·注释

772、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开始。

773、  【余】我

774、  【挐】撑(船)。

775、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776、  【雾凇沆砀(hàng 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777、  【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778、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779、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780、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781、  【强(qiǎng)饮】尽情地喝。强:尽情。

782、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783、  【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784、  【舟子】船夫。

785、  【喃】象声词。

786、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

787、  【更】还。

788、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789、  【及】到......时

790、  ·一词多义

791、  一: ①上下一白: 全

792、  ②长堤一痕: 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793、  更: ①是日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794、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795、  是: ①是日更定:这

796、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797、  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798、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799、  ·通假字

800、  拏一小船: 拏,通“桡”,撑船

801、  ·问答题

802、  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803、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804、  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写湖心亭巧遇两人的情节的作用?) 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一是使文章富有波澜,给沉寂浑茫的夜景增添一分生气和一分暖色,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二是借他人之口抒发知已难逢的惆怅,真实地体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痴”情人不只“我”一个,巧妙的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805、  结尾的“痴”有何含义和作用?(结尾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痴”的含义应是“痴迷”“着迷”,为西湖的雪景而迷,为故国的山河而迷,也为知音难觅而迷。作用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806、  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807、  这里并不矛盾这样写突出自已与舟子的志趣不同,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808、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809、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810、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要从内容和结构两面答) (“独”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爱莲说》中也有相似的语句,请写出来。)

811、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清高与孤傲的情怀,为下文作伏笔。

812、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13、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814、  “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815、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816、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817、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和清高与孤傲的情怀。

818、  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819、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820、  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1、  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同时使画面有如一幅水墨画,增添无穷美感,体现了作者炼字的功力。

822、  按课文内容填空:

823、  (1)看雪的时间: 凌晨; (2)看雪的地点: 湖心亭;

824、  (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825、  (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 (6)看到的雪景: 白茫茫一片。

826、   作者在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B )

827、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28、  B.酒逢知己千杯少

829、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30、  D.君向潇湘我向秦

831、  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联)

832、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833、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34、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35、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36、  ·理解性填空

837、  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838、  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39、  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840、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41、  八、课文内容理解。

84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843、  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②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844、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845、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46、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847、  “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848、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849、  “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850、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851、  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852、  ①拏、拥、往、看 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853、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854、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855、  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856、  ·译文

857、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858、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情喝了三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甚至比您更)痴情(于山水)的人呢!”

859、  (附全文)

860、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61、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62、  《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863、  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864、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865、  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并背诵

866、  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手法。

867、  针对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

868、  1.导语;

869、  2.展示教学目标

870、  3.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871、  4.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这里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正音、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句、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教师答疑、检查自学);

872、  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包括学生质疑,学生老师答疑,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873、  6.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这里包括对白描手法的介绍,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874、  7.总结语。

875、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876、  成功的地方在于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

877、  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 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

878、  教学目标

879、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教学内容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手法打好基础。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

880、  词句进行品味,弄清写景、抒情、叙事、写人之间的关系。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前准备

881、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阅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J、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义,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882、  教学没计

883、  导入新课

884、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检查预习

885、  同学交流资料,汇集所提问题。弄清作者、作品及本文。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886、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887、  ■整体感知: a.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反复诵读,力求成诵。 b.解析下列词语,疏通文义。

888、  是日 更定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酒炉正沸焉得强饮客居痴(解释略)

889、  ■品味句子,研究问题。注意文章写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890、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891、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892、  问题二: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昧作者的感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893、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894、  问题三: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895、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896、  问题四: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897、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此处不展开,见教材分析)。

898、  问题五:从小品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899、  本文是张岱的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参阅问题研究,不展开)。

900、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901、  不二斋

902、  张岱

903、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墙高于栅,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墙,鼎彝尊,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帏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904、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侵入,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落叶,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毛氍(毛毯)。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栅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木。

905、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曾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906、  ——(《陶庵梦忆》)

907、  评析:不二斋,思之如在隔世,却又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可见作者对它用情之深。作者怀念故国,思恋逝去的生活,却隐而不表,只以清淡笔墨细致地叙写书斋内外之景及四时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间,那种情绪隐隐流露。结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笔,实如重锤一击,作者的感伤情绪全于此喷发出来。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梦中,如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有靠“梦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叹不已。(《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5页)

908、  ■完成课后作业二

909、  阅读柳宗元的《江雪》,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略)

910、  教学目标:

911、  1.欣赏西湖美景,反复诵读课文,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912、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热情。

913、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914、  教学方法

915、  诵读法

916、  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917、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918、  课时安排

919、  1课时

920、  教学流程与设计

921、  一、导入新课

922、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923、  第一组:(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924、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925、  学生吟诵:

926、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2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28、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929、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30、  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931、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932、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

933、  多媒体摘要显示: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末清初文学家。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934、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935、  三、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936、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937、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

938、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对文句、内容等大胆提出质疑。

939、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与学生互动感知课文内容。

940、  四、细读品读? 探究课文

941、  一读课文 同学们提出难懂或不懂的问题;

942、  对课文中的内容可以提出质疑;

943、  教师预设:“更定”是晚上八点左右还是凌晨五、六点?

944、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945、  (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

946、  二、读课文 ?找出文中 景物描写雪景的词句。

947、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948、  教师点拨: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949、  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表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

950、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通过这些高度准确而形象的数量词,暗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依稀恍惚之感。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951、  三、读课文湖心亭巧遇是叙事、是抒情?

952、  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

953、  读“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以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954、  作者之所以选择更定后独往观雪,是因为不愿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也因为此时雪景更妙。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

955、  四、读课文品味舟子的话:?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56、  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957、  学生由此生发开去,大胆提出自己的理解。

958、  五、读课文 背诵课文

959、  五、布置作业 ,,

960、  1.背诵并默写课文及相关诗文

961、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962、  《饮湖上初晴雨后》(苏轼)

963、  《秋山》(杨万里)

9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965、  附:板书设计

966、  湖心亭 看雪

967、  张岱景事 情

968、  天与云与山与水,大喜 自矜

969、  上下一白. 强饮 自得

970、  一痕、一点、 问姓氏?? “痴”

971、  一芥、两三粒.

972、  【教学目标】

973、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974、  2.能力目标: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975、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976、  【教学要点】

977、  重点: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

978、  难点: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979、  【教学设想】

980、  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981、  【导入新课】

982、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983、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984、  【新课探究】

985、  一、作者介绍

986、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987、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988、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

989、  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畅,注意音韵铿锵。

990、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991、  更(ɡēnɡ) 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992、  2.读课文,读清句读。

993、  读清句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读,完全可以借助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这样在重新朗读时,就能体味出语句的停顿,读得韵味十足。

994、  3.学生有感情的自读,并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995、  4.熟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并理解课文。

996、  原文:

997、  湖心亭看雪 张岱

998、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999、  是日更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00、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001、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002、  译文:

1003、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

1004、  这一天,夜深人静,我雇了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浓云、远山、湖水,上下一片白茫茫。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1005、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

1006、  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1007、  三、整体感知、讨论课文的结构

1008、  1.朗诵全文。

1009、  2.理清文章线索。

1010、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1011、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1012、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1013、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1014、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1015、  3.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

1016、  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1017、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1018、  层次结构: 文章首先交待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然后作者将笔峰一转,叙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

1019、  文章有三个环节: “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1020、  4.思考:从文章哪里可以读出西湖在张岱心目中的地位?

1021、  学生自读,交流,并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解决相关的文言词语。

102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023、  ——独往湖心亭看雪

102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025、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26、  5.齐读,感受

1027、  三、布置作业:

1028、  熟读课文

1029、  教后记:

1030、  《湖心亭看雪》

1031、  知识与技能

1032、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1033、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034、  过程与方法

1035、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风格。

1036、  2.把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103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38、  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1039、  重点:

1040、  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041、  难点:

1042、  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1043、  诵读法、资料查阅法、类文对比法。

1044、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阅的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小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1045、  1课时

104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说过,杭州西湖美景扬名天下,历代诗人写了大量诗词盛赞西湖景色。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而清代文人张岱就是这样一位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下面让我们欣赏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写出的雪后西湖的奇景。

1047、  张岱(1597~1689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官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他生于诗书礼仪之家,思想却自由散漫,淡泊功名。但他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抚今追昔,颇有“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之感。于是他以追忆的方式,记叙早年的见闻,写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以寄托故国之思。

1048、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1049、  1.请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1050、  2.请学生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1051、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052、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1053、  4.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054、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1055、  地点——西湖湖心亭

1056、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1057、  事件——看雪

1058、  1.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1059、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1060、  2.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1061、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1062、  3.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1063、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1064、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1065、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1066、  写景并不仅仅为了写景,在名篇中,景与情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我们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寓情于景,于平淡处见真情。

1067、  文章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独往赏雪;第二部分写雪后湖景;第三部分写雪中对饮。

1068、  本文生动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美丽雪景,叙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赏和避世、清高、脱俗的情怀。

1069、  1.对话、写景、叙事、抒情相融合。

1070、  这篇小品文有人物,有对话,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特别是变换视角所写“上下一白”的湖中雪景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简直如朦胧的画、梦幻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1071、  2.人与景相融合。

1072、  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本文写景的一段,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准确的感受,体会到这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赏雪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却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人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本来显得有些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1073、  全文不过160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莽,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1074、  本课教学我着眼于个性化阅读和情感体验,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在过程和方法中融入了自主性学习探究、移情性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反复诵读、感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的写法。

1075、  【教材分析】

1076、  《看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爱祖国”专题之第四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课文。讲的是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做的雪,没有亲眼见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兴趣。课文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1077、  【设计理念】

1078、  以“激发兴趣,倾情美读,训练表达,升华情感”为主线,训练学生“以读为本,由本逐末”,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将天涯化为咫尺,师生互动,让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祖国统一。

1079、  【教学目标】

1080、  知识与技能:

1081、  认识“省、店、景、讲、毯、银、堆、仗”等10个生字,会写“讲”等8个字。

108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108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国雪景的美丽,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1084、  过程与方法:

1085、  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识字,读中释疑,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108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87、  体会两岸人民对雪的热爱,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1088、  【重点难点】

1089、  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1090、  在语境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

1091、  【教学方法】

1092、  本课教学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拓展文本信息,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

1093、  【教学准备】

1094、  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1095、  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雪趣及音乐片段、生字词、中国地图等。

1096、  【教学过程】:

1097、  一、赏雪景,导入新课。

1098、  课件出示谜面:

1099、  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1100、  生猜出谜底(雪)

1101、  师:大家想跟着老师去看雪吗?(想!)课件展示:北国雪景风光。

1102、  学生欣赏雪景,畅谈自己冬天玩雪的快乐感受。

1103、  出示句子:

1104、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1105、  引导学生读正确,尽量读得有感情。

1106、  师:在冬天,赏雪、玩雪是一件多美的事情啊!可是,在我国台湾省却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特别想看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雪》这篇课文。

1107、  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同学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起示范作用。)

1108、  [设计意图:美丽的北国雪景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在听说台湾的孩子们只能看到“橱窗里的雪”而不能像大家一样身临其境地体验看雪的快乐时,情感上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这样的落差,正是课文“情”线产生的“源”,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1109、  二、初读文,自学生字。

1110、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111、  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自渎情况:

1112、  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

1113、  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

1114、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1115、  师:你们瞧!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1116、  课件出示: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1117、  (1)开火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1118、  (2)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1119、  (3)你们还有哪些有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120、  谜语认记:

1121、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1122、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1123、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1124、  借助偏旁认记:“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1125、  形近字:讲——进、铺——辅等。

1126、  [设计意图: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以上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识字,并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127、  三、再读文,感受真情。

1128、  展示朗读,体验真挚情。

1129、  指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1130、  品读雪景,体验文字美:

1131、  (1)出示描写老师看到的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1132、  (2)引导学生朗读。说说看,你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1133、  ——雪花、雪毯、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美吗?谁来读得很美。

1134、  ——不仅是雪花美,也不仅是雪毯美,更不是树上的银装美,还有作者的描写:你看——试着再读一读。

1135、  ——飘着雪花,那是“雪花飘飘”;铺着雪毯,那是“白雪皑皑”;披着银装,那是“玉树琼枝”“粉妆玉砌”;一片洁白,那是“洁白无暇”。多么美啊!谁再来美美地读读。

1136、  (3)第二句写的是雪中的活动,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还会在雪地上干什么?(自由发言:滑雪、吃雪、玩雪球、拍雪景、坐雪橇?)

1137、  (4)一边欣赏雪景图片,一边齐读第9段。

1138、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

1139、  出示地图,了解看雪难。

1140、  师:这么美的雪景,这么快乐的感受,可是,台湾的小朋友却无法体验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别找到北京和台湾在地图上的位置,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台湾小朋友很难看到雪的原因。)

1141、  师: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们只能看看商店橱窗里的雪,那美丽的雪景并不是真的,而是“用洁白的棉花”做的。难怪那里的小朋友们会这么渴望看到雪景,所以,他们问了自己的老师。课件出示:

1142、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试探语气)

1143、  “你是在哪儿见过的?”(惊喜、羡慕)

1144、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盼望)

1145、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台湾看看真的雪呢?”(急迫)

1146、  角色体验,感受思乡情。

1147、  师:咱们分角色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出孩子们当时发问的心情?

1148、  台湾的那位老师也一定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人团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所以他才会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齐声朗读)“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1149、  设计意图:

1150、  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时的心情。在引导的时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将心情的变化,有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表现在三个方面:

1151、  一是“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课文中是回答问题,表示看过真的雪;在课堂上是表示肯定与赞许。

1152、  二是“争着问”,对学生进行词语积累的教学,认识新的词语。

1153、  五、诵读儿歌,表达感情。

1154、  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就能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时候小朋友们就能和来自台湾的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课件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集体诵读。

1155、  一只船,扬白帆;

1156、  漂呀漂呀到台湾;

1157、  接来台湾小朋友;

1158、  到我学校玩一玩;

1159、  伸出双手紧紧握。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

下一篇 :

看雪教案二年级_《看雪》教案

1、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

03-22 04:54:04

焦点热文:储户243万存款被挪用要求赔偿遭拒?邮储银行回应:案件正在重审中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储户李先生等三人的243万元存款,被南京市江宁邮政局岔路口支局原局长时岱宁利用职...

03-22 00:10:00

皮肤淀粉样变是怎么引起的_皮肤淀粉样变怎么治

1、皮肤淀粉样变主要由遗传因素和获得性疾病状态引起。2、这种皮肤病是由于皮肤真皮中沉积了某种蛋白质...

03-21 21:00:11

环球快报:如何将hao123设为主页_hao123 ol设为主页

1、在IE浏览器里点开“hao123网页”。2、再点“internet选项”。3、在主页项目下选“使用当前页”。本文到此

03-21 18:59:14

打新必看|3月22日日联科技申购,值得打吗?-全球播资讯

1 日联科技(科创板)申购代码:787531股票代码:688531发行价格:152 38发行市盈率:267 32行业市盈率...

03-21 16:43:07

3月2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2个点

金融界3月21日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21日 "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批发价格200指数 "为131 87,...

03-21 14:43:54

large的反义词或对应词_large的反义词

一、题文large的反义词部管气列往车才立由看是中是small么,能不能用little二、解答small本文到此结束,希

03-21 11:58:12

环球关注:中华联合财险:聘任蒋新伟为临时负责人,代行总裁职责

财经网金融讯3月20日,中华联合财险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荐,经中华联合财产...

03-21 10:17:05

hifini音乐磁场

1、有,可以在应用宝中下载软件,在应用宝中下载软件可方便了使用大王卡还可以免流量下载呢。2、最主要...

03-21 08:43:35

山东特色美食手抄报_山东特色美食|每日消息

1、一、小吃:济南的烤串、油条拌黄瓜、四喜丸子,临沂的糁烫,莱芜吊炉烧饼。2、济宁的糊辣烫,德州的...

03-21 05:02:08

世界实时:八大菜系排名顺序最新_八大菜系排名

1、中国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八大菜系中的四大菜系:四川菜、...

03-21 00:41:56

公司欠款变更法人有效吗 环球滚动

公司欠款变更法人有效吗?公司欠款后,公司变更法人代表的,债权仍然有效,公司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03-20 21:03:21

二十四点游戏题目大全_二十四点游戏

你们好,最近小活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二十四点游戏题目大全,二十四点游戏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

03-20 18:36:05

香港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正式实施 迈入“港股实名制”时代

3月20日,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正式推出。去年12月12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

03-20 16:37:40

国家2000坐标系全称_国家2000坐标系格式|当前焦点

1、2000坐标系有两种格式,一种是直角坐标,即XY坐标。2、另一种是经纬度格式。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

03-20 14:39:22

世界快消息!股票私募也卷起来了!百亿私募开打价格战,只收千分之五管理费,后市怎么看?

股票私募也卷起来了!百亿私募开打价格战,只收千分之五管理费,后市怎么看?,股票,管理费,私募基金

03-20 12:20:24

焦点简讯:公积金单边双边是啥意思(公积金双边什么意思)

1、汇缴双边的金额=公司缴纳公积金+个人缴纳公积金,公积金由单位帮代缴费的,是单边。2、比如应得工资1...

03-20 10:03:03

张兰被曝海外欠债9.8亿!最新回应

65岁的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此前频频因直播带货登上热搜,而最近却有些不太顺。先是她的“麻六记”酸辣粉...

03-20 08:35:33

颈动脉斑块用什么药能消除_右侧动脉斑块能消除吗-环球报资讯

1、右侧颈动脉的斑块无法消除,一旦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就无法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是脂...

03-20 03:48:49

孙颖莎收获“第三冠”,樊振东卫冕男单拿到德班“门票” |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

这一局也成为了整场比赛的转折点,之后孙颖莎士气越来越盛,钱天一虽然也在不断想办法,但是局面始终被...

03-19 22:42:17

【全球播资讯】【健康科普】行动起来 预防春季皮肤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阳春三月,气温回升,大风、浮尘、细菌、虫螨、花粉、柳絮等都成为诱发...

03-19 19:08:08

【天天速看料】证券业并购风潮再起 1+1能否大于2?

券商股登陆司法拍卖平台并不罕见,但上周民生证券股权拍卖剧情翻新出了“新高度”。3月14日,民生证券34...

03-19 15:40:25

环球新资讯:【行业动态】格力完成南京金融城中央空调供货

近日,从南京金融城二期东区项目现场传来喜讯,随着最后一台冷水机组顺利进场,格力圆满完成项目中央空...

03-19 11:58:40

世界微资讯!今日nba赛事直播在哪看_如何观看NBA赛事直播 NBA直播网站有哪些

1、CCTV5体育频道。2、NBA直播吧。3、腾讯视频。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3-19 08:49:53

显脸小的发型短发_显脸小的发型 天天观察

1、梨花发型。梨花头发型是脸型和刘海都很百搭的发型。等分的刘海松散的垂在脸旁,梨花头发型里面的发尾...

03-19 03:46:14

世界热推荐:2023年海南中招政策调整:暂停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以满分计入原始分总分

海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3月18日消息,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

03-18 23:00:03

对话|为什么人文艺术和科学发展的速度不能太悬殊? 环球快播

了解外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着对科学未知的好奇;同时,观照内心世界,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着人文关...

03-18 19:12:23

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抖音_风不解

1、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2、链接是:提取码:rwy5小说讲述了庄容正色的男主与贤淑豁达的女主的婚...

03-18 15:57:54

诗游古城(一百一十三)沈阳揽胜

五律-辉山晴雪嶙峋山石景,奇观玉嵌翠。飞舞六花飘,苍茫一色媚。琼枝寒日光,冰雪白云瑞。耀眼挂中天,...

03-18 12:16:02

亚威股份:参股公司光刻胶主材产品已取得国内客户的订单突破_天天最资讯

亚威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的威迈芯材的光刻胶主材产品已经取得了国内客户的订单突破。合资公司...

03-18 08:56:14

天空体育:水晶宫已和霍奇森进行接触,他是接替维埃拉的热门人选|热闻

天空体育:水晶宫已和霍奇森进行接触,他是接替维埃拉的热门人选,水晶宫队,天空体育,巴西足球,英格兰足...

03-18 05:10:29

清真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_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

1、对于回族来说,有人认为猪是神和祖先的存在,所以不能吃猪肉。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不吃猪肉的真正原因...

03-18 00:54:16

【玉米独家】非洲猪瘟再起,北方港口降价,玉米行情生变?

【玉米独家】非洲猪瘟再起,北方港口降价,玉米行情生变?,玉米,稻谷,大豆,小麦,坚果,香草,非洲猪瘟,粮食产量

03-17 21:13:35

日本技术大国的秘密:山寨美欧和窃取中国技术_世界通讯

日本所谓科技先进,是两岸哈日派为日吹捧的主要依据。实际上,从整体上,中国科技水平已完全超越日本。...

03-17 18:56:17

龙宇股份董秘回复:公司具体经营情况请您详见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资讯

龙宇股份(603003)03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03-17 16:18:27

世界速读:优酷看视频绿屏的处理操作流程

优酷出现在绿色屏幕上。右击播放器,在菜单中选择“设置”(见下图)取消选中设置中的“启用硬件加速”选...

03-17 14:04:16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网正方_四川大学锦城教务网

1、登入教务网,在主页面的左边有很多选项,选择最后一个“其它”,进入之后选择密码修改就行。2、一定...

03-17 11:43:52

世界热门:海口修订停车费收费细则 物业不得单方面擅自调价

本报讯(记者计思佳)修订完善后的《海口市车辆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日...

03-17 09:58:15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 天天速看

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是2005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张连荣 池金凤。2、...

03-17 07:46:04

申屠敦之鼎文言文阅读_申屠敦之鼎 快播报

1、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2、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3、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

03-17 04:02:25

徵招·休庵鬻裘刊花行小集|焦点观察

1、《徵招·休庵鬻裘刊花行小集》是词人邓潜创作的一首词。2、。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3-16 22:42:57

当日快讯:龙虎榜丨恒久科技今日跌4.38%,知名游资现身龙虎榜,炒股养家卖出1711.83万元 全球时快讯

3月16日,恒久科技今日跌38%,龙虎榜数据显示,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79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例为1...

03-16 19:58:09

全球时讯:qq空间显示登录异常是什么情况_qq空间登录态丢失

1、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种情况一般是QQ更改过密码或更新了空间客户端或软件长时间未登录或重新下载...

03-16 17:43:22

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3月16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美国...

03-16 15:43:42

冰糖炖雪梨演剧演员表_冰糖炖雪梨简单介绍

解答:1、103010主要由贾妮丝和主演,周、楚越、何、魏天浩、韩、秦天宇等主演。2、该剧根据九的同名小...

03-16 13:40:11

2023年充油高苯乙烯橡胶现状分析-环球微动态

充油高苯乙烯橡胶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1)充油高苯乙烯橡胶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充油高苯乙...

03-16 11:23:08

国家能源局: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0% 环球报道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2%;第二产业用电量87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 9%;第...

03-16 10:01:31

东方甄选CEO深夜致歉:有问题公司承担,不要攻击主播个体!

消费者江苏王先生2022年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看到主播董宇辉推销一款“进口水产品厄瓜多尔白虾”,重量1500...

03-16 07:44:02

地狱火戒指(地狱火戒指)-前沿热点

1、狱火护符好,戒指垃圾没什么用。2、护符自带一个当前角色被动技能,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实在没有好的...

03-16 03:10:50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_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_今热点

1、是的,孩子最好别来什么远程教育。2、这个其实和北理工关系都不太大。3、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是...

03-15 22:44:24

焦点热文:储户243万存款被挪用要求赔偿遭拒?邮储银行回应:案件正在重审中
皮肤淀粉样变是怎么引起的_皮肤淀粉样变怎么治
环球快报:如何将hao123设为主页_hao123 ol设为主页
打新必看|3月22日日联科技申购,值得打吗?-全球播资讯
3月2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2个点
large的反义词或对应词_large的反义词
环球关注:中华联合财险:聘任蒋新伟为临时负责人,代行总裁职责
hifini音乐磁场
山东特色美食手抄报_山东特色美食|每日消息
世界实时:八大菜系排名顺序最新_八大菜系排名
公司欠款变更法人有效吗 环球滚动
二十四点游戏题目大全_二十四点游戏
香港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正式实施 迈入“港股实名制”时代
国家2000坐标系全称_国家2000坐标系格式|当前焦点
世界快消息!股票私募也卷起来了!百亿私募开打价格战,只收千分之五管理费,后市怎么看?
焦点简讯:公积金单边双边是啥意思(公积金双边什么意思)
张兰被曝海外欠债9.8亿!最新回应
颈动脉斑块用什么药能消除_右侧动脉斑块能消除吗-环球报资讯
孙颖莎收获“第三冠”,樊振东卫冕男单拿到德班“门票” |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
【全球播资讯】【健康科普】行动起来 预防春季皮肤病
【天天速看料】证券业并购风潮再起 1+1能否大于2?
环球新资讯:【行业动态】格力完成南京金融城中央空调供货
世界微资讯!今日nba赛事直播在哪看_如何观看NBA赛事直播 NBA直播网站有哪些
显脸小的发型短发_显脸小的发型 天天观察
世界热推荐:2023年海南中招政策调整:暂停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以满分计入原始分总分
对话|为什么人文艺术和科学发展的速度不能太悬殊? 环球快播
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抖音_风不解
诗游古城(一百一十三)沈阳揽胜
亚威股份:参股公司光刻胶主材产品已取得国内客户的订单突破_天天最资讯
天空体育:水晶宫已和霍奇森进行接触,他是接替维埃拉的热门人选|热闻
清真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_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
【玉米独家】非洲猪瘟再起,北方港口降价,玉米行情生变?
日本技术大国的秘密:山寨美欧和窃取中国技术_世界通讯
龙宇股份董秘回复:公司具体经营情况请您详见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资讯
世界速读:优酷看视频绿屏的处理操作流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网正方_四川大学锦城教务网
世界热门:海口修订停车费收费细则 物业不得单方面擅自调价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 天天速看
申屠敦之鼎文言文阅读_申屠敦之鼎 快播报
徵招·休庵鬻裘刊花行小集|焦点观察
当日快讯:龙虎榜丨恒久科技今日跌4.38%,知名游资现身龙虎榜,炒股养家卖出1711.83万元 全球时快讯
全球时讯:qq空间显示登录异常是什么情况_qq空间登录态丢失
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冰糖炖雪梨演剧演员表_冰糖炖雪梨简单介绍
2023年充油高苯乙烯橡胶现状分析-环球微动态
国家能源局: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0% 环球报道
东方甄选CEO深夜致歉:有问题公司承担,不要攻击主播个体!
地狱火戒指(地狱火戒指)-前沿热点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_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_今热点
五招教你辨别黄道益活络油的真假
X 广告
行业动态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植物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