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盛开
本版图片来自网络
【资料图】
第一次听说日本汉学家渡边晴夫的大名,是在2015年。那年底,时任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先生,推荐我担任第三届“武陵国际微小说节”的嘉宾。
12月中旬,我从加拿大飞到上海,然后再与郏宗培一起去湖南常德。在候机室里,郏宗培兴致勃勃地与我聊起微型小说,他说“微阅读”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微小说可以“短平快”地反映现实,已成为海内外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他知道我近年忙于网络电视台的创业,没有时间从事大部头的创作,所以希望我能抽出零星时间写微型小说,并强调方寸之间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当场答应,考虑试写一些微型小说。
那次促膝谈心,郏宗培还郑重提及日本的渡边晴夫教授,说他是“中国通”,十分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学。渡边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孕育日本文化起了巨大作用,他要用自己的努力,让日本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学。渡边还是小学四年级时,一本《三国演义》让他迷上了中国文学,从此逐步成为汉学家。渡边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他说鲁迅的作品寓意深刻,但比较难读,他是在上大学时靠着查字典才读完了《狂人日记》。渡边还十分喜欢“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先生的作品,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孙犁与鲁迅》《孙犁与古典》等在日本文坛影响深远的论著,均出自渡边之手。郏宗培还说,渡边最近十多年来发现中国微型小说异军突起,又致力于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的微型小说,渡边也是中日微型小说最早的研究者、推动者,研究成果累累。
2016和2017年我只写了两篇微型小说。2018年起我正儿八经地进入了微型小说创作阶段,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多篇微型小说,还获了好几个奖项。在多项征文比赛的评委名单中,总可以见到渡边晴夫。那时,我心中萌发了一个念头,希望有朝一日能当面求教这位游走于中日文坛的老人。
2018年底,我的微小说《蹭饭王》获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二等奖。我因故未能去印尼雅加达领奖,文友传来现场大屏幕照片上显示,给我颁奖的嘉宾正是渡边晴夫先生。与先生失之交臂,我实在感到惋惜。
谁知到了2019年底,我的微小说处女作《归去来兮》突然登上了日本的《莲雾》文学杂志,令我喜出望外。这也是我的第一篇日文版作品,颇有纪念意义。《莲雾》由日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期。翌年底,我的微小说《肥仔明双喜临门》再次登上了《莲雾》。
渡边长期担任日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该会专门研究、翻译各国华文微小说,成员都来自日本各大学的教师,其中不乏著名的汉学家。像渡边已年过八旬,还在坚持翻译,令人钦佩。更难得的是,他把两个女儿渡边奈津子、渡边明子也培养成汉学家。《莲雾》是日本读者了解中国微型小说作品的一个最好窗口,渡边也曾任《莲雾》主编多年,由此看来,我与先生还真有缘分。与他老人家见面的愿望又加深了一步,也促使我全方位关注他。
先生的一生与中国文学有缘。他于1936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毕业,东京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毕业。先后于名古屋外国语大学、长崎大学、东京大学等校任教授,致力于中日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直到70多岁才退休。退职后又到多所大学做短期教学或开设讲座,内容包括中日文学、中日比较文学、中日比较文化。在微型小说研究方面,渡边先生撰写了多部有影响的专著,如《日中微型小说比较研究论集》《微型小说:发展与交流》等。而先生的《超短篇小说序论》,被学术界称为“中日微型小说研究的里程碑”,填补了中外关于微型小说演变发展史尤其是中国的微型小说、日本的超短篇小说文体发展史的空白。一部著作可以同时填补两国文学学术史各自的空白,既需要作者的独具慧眼,也需要长期不懈的研究。
近闻87岁高龄的渡边晴夫先生抱恙静养,我在遥远的加拿大祝他早日康复。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研究还有不少课题值得先生指导后生开拓。我与先生有一个美好的约定——我们一定会见面!届时,当面向先生表达多年的敬意与感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