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 农历“三月三”,被称为“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如今的影响力可能不如清明节、端午节等那么大,人们对其也比较陌生,但如果穿越回古代,处于清明节之后的上巳节, 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当天人们会举办热闹的活动来庆祝上巳节。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上巳节依旧是一个重大而隆重的节日,传统民俗依然有人继承。
(资料图)
像在广西壮族地区,相传三月三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这天人们会举办歌会、抛绣球等活动,因此三月三在当地也被称为“歌仙节”。
而侗族则认为三月三是播种节,据传在古时候人们会在桐树开花时开始插秧,但有一年桐树却没有开花因此耽误了农事,人们吸收了经验教训之后,每年的三月三都会吹芦笙唱歌,并走亲访友提醒人们要开始插秧了,同时还会举办抢花炮、斗牛的活动。
在汉族的习俗中,有 “三月三,轩辕生 ”的说法,古人认为三月三是轩辕帝的诞辰,每到这日众多华夏子孙都会到皇帝故里寻根拜祖,象征了华夏血脉相承、薪火相传,瑶族、苗族、布依族等都会有类似的活动。
现在上巳节虽然已经不如从前隆重,但还有一些上巳节代代相传的老传统、老习俗流传下来,像 老人常说的“三样端上桌,人财两相旺”,这三样是啥,了解清楚传承老传统 。
一,荠菜煮鸡蛋端上桌
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仙丹”的说法,荠菜营养价值丰富且全面,是野菜中的珍品。
传说在上古时期,先祖们因为总是遭受风吹雨打,大部分人都有头痛的情况,正当三月三这天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地区),看到人们饱受头痛折磨,便用荠菜煮了一些野鸡蛋,分给人们吃之后,大家头痛的毛病神奇的好转了。
加上此时的荠菜已经开花了,不适合其他烹饪方式了,于是三月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并有“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头不痛”的说法,逐渐人们就将荠菜当成了“灵丹妙药”。
荠菜在传统文化中与“聚财”谐音,因此在三月三用荠菜煮鸡蛋来吃,是非常应景的,既是表达人们希望身体健康长寿的愿望,又包含了美好寓意。
分享荠菜煮鸡蛋的做法
【主料】:荠菜、鸡蛋。
1、鸡蛋洗净放入冷水锅中煮8分钟左右捞出。
2、准备一把荠菜洗净,重新起锅加入清水加入荠菜,大火煮开。
3、将煮好的鸡蛋将壳磕裂,放入锅中煮10分钟左右即可。
二、五色饭端上桌
每到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壮族人家每家每户都会蒸五色饭用来过节,将糯米用不同的植物汁液浸泡,将其染成不同的颜色,然后放入锅中蒸熟,因呈现出黑、紫、红、黄、白五种颜色而得名。
五色饭的五种颜色代表着五个方位,百姓认为三月三吃了五色饭就能得到各路神灵和先祖的庇佑,而且五色饭还寓意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因此三月三吃五色饭的习俗也逐渐流传下来。
如果没有条件将糯米染成不同的颜色,也可以用其他不同颜色的食材来代替,做成简易版五色饭,也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分享简易版五色饭的做法
【主料】:大米、紫糯米、胡萝卜、腊肠、玉米、青豆。
1、青豆、大米和紫糯米分别放入碗中,加入清水浸泡2个小时,胡萝卜洗净切丁,腊肠切丁。
2、青豆放入开水锅中,焯水5分钟捞出,玉米粒焯水2分钟捞出,胡萝卜丁焯水1分钟捞出控水。
3、找一个合适的容器,将所有的食材都依次码好。
4、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左右即可。
三、艾草糍粑端上桌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口感最为鲜嫩的时节,其中所含的具有芳香味的挥发精油,对驱赶虫害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百姓认为艾草有招福驱邪之意,而三月三与清明节临近,吃艾草糍粑也就成了南方不少地区过三月三的节日美食。
分享艾草糍粑的做法
【主料】:艾草、糯米粉,豆沙馅。
1、艾草洗净,放入加了少量食用碱的开水锅中,焯水至艾草变色,煮好的艾草放入一凉水中浸泡12个小时左右,中间可以换几次水,去除苦味。
2、艾草浸泡后捞出控水后剁碎,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加入白糖和适量的开水,团成面团。
3、取一小块艾草糯米团,捏成碗状包入豆沙馅,封口后压扁。
4、底面抹上油放在蒸锅中,冷水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
——老井说——
三月三正值暮春之际,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很适合放风筝,除了要记得以上提到的传统习俗,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带着家人出门放风筝,在我国不少地区有“三月三,放纸鸢”的说法,有“断鹞放灾”的美好寓意,其实也算是一种运动,令身心都得到放松。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标签: